熱線電話
13930022888
網站首頁
關于我們
資訊中心
業務范圍
辦公環境
資質榮譽
在線留言
聯系我們
通知公告: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!熱線:13930022888

資訊中心

當前位置:首頁-資訊中心

勞動合同法重新界定“三性”范圍

發布時間:2018/02/05

  修正案對此前一直存在爭議的"三性"崗位范圍做出界定,提高勞務派遣單位門檻,同時增加違法處罰力度。但對作為勞務派遣主體的事業單位和國企、外企,并未觸動太多利益。
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喬健說:"可以通過全國總工會與國資委、中國企聯集體協商,共同訂立一個全國性集體合同的方式來規范勞務派遣,更勝于修法。"
  不過他也認為,做出法律的界定和規范有勝于無。從勞動執法監督和用工單位主動規范自己行為的角度,還是有作用的。
  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信春鷹在審議草案時所言,勞務派遣規模越來越大,如果再不及時、明確地在法律上加以規范,勞務派遣很可能會發展成用工主渠道,瓦解我們的勞動法律制度。
  據全總估計,全國勞務派遣工總量在3000萬人左右。北京市在2008年勞務派遣工只有8萬人,勞動合同法實施后,2011年末已激增到60萬人。實施三年半,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兩次專題調研,《勞動合同法》啟動修訂。
  現行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,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、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。
  由于對"三性"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和邊界,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,勞務派遣用工數量快速增長,部分企業突破"三性"崗位范圍,在主營業務崗位和一般性工作崗位長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勞動者。
  為嚴格限制勞務派遣用工,修訂草案規定勞務派遣只能在"三性"崗位上實施,并對"三性"崗位的具體含義作了進一步界定:
  臨時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;輔助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;替代性是指用工單位職工因脫產學習、休假等原因在該工作崗位上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,可由被派遣勞動者替代工作。
  參與法案座談討論的學者們也承認,法律條款不可能窮盡所有情況,通過法規制定科學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條款并不容易。
  比如討論焦點之一的"替代性",
  草案規定是職工如果脫產學習、休假等原因,暫時空出的崗位可以使用勞務派遣工,但除脫產學習、休假之外的原因難以詳細化。"上半年審議通過了新的中國職業大典,如果能把職業大典和'三性'界定結合在一起,效果會更好??客ㄟ^幾個條款來規定難以形成有效約束。"喬健告訴記者。
  比如可采取行業集體協商方式,規定不同行業勞務派遣的崗位,從總數和結構做出規范。比如日本采取負面列表,規定哪些行業不得采取勞務派遣,勞務派遣不能沖擊主流用工崗位。
  他認為,有必要出臺勞務派遣相關規定,對規章做出更清晰的解釋和規范,對本法形成補充。
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黄